↑草帽星系,圖片來源:NASA
五月的每個禮拜三是上課的日子,下午是禪修課,晚上接著瑜珈。
昨天上課,瑜珈老師說:「我的老師告訴我,人們常等待雨過天晴,但其實下雨時太陽並沒有消失。試著把視野拉高,從比較高的角度看事情,每個狀況都可以有好的詮釋。
像是在瑜珈時,有些動作讓你一進入就想要逃開,這個時候,試著拉高視野看著自己,觀察動作中的自己。」
發覺禪與瑜珈的觀念十分相似,上面那段話,用禪的語言翻譯,便是:「我在瑜珈,我正在瑜珈,我現在正在瑜珈。」把心念收攝至當下,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,只有當下。
§
過去與未來是人類方便計量的產物。
科學家過去推論宇宙是由大爆炸開始,才有了生命,這是一切「從零開始」的觀念;然而量子力學的發現(人們喜歡說是發現,但它其實一直都存在,只是我們不知道)改變了思維,宇宙很可能是無始無終的,不斷的生成,也持續的消滅。
而身心、物我的分界也因此消失。一切都是能量構成的,而物質是壓縮過、濃度較高的能量。
科學家說:「物質只是壓縮的能量,訊息是能量的形態,而運用訊息的能力是心識。」這段話讓我想到電影《駭客任務》中,小先知能夠依心念扭曲鐵湯匙,他告訴男主角:「你只要記得,這裡沒有湯匙。」
我們受二元論的限制有多深呢?好/壞、我/你、身/心、快樂/痛苦、喜悅/哀傷。有了分野,我們只想趨近「好的」,一逕想排除其他「壞的」,但是怎麼都做不到,苦就由此而生。
P.S延伸閱讀:
* 禪修課介紹的演講《佛心、宇宙與覺醒—聖嚴法師與太空人米契爾博士的對話》(全文請見連結),米契爾是登陸月球的第六個太空人,在浩瀚太空中,他感受到與萬物合一的狂喜,回到地球之後便開始研究這個體驗
*《事事本無礙》Ken Wilber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