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671326_764899767204503_2821592646441500672_o.jpg
上篇文章提到,我從小有許多苦沒有解答與出口,在尋找愛的路上又不斷受挫,
如何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(存活)成為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。
經過我人體實驗😂的方法可以大致分類為東方智慧與西方心理學。


這篇會提到的東方智慧有禪修與瑜珈,西方心理學則是心理醫生與諮商師,
兩者時間有重疊,後者大約是一年半,前者持續練習到現在。


第一次知道「冥想」這個詞,是剛升國中時從一本青少年小說中讀到的,
男孩的老師每天清晨都會冥想,而他一直懷疑老師是在打瞌睡。
什麼是冥想呢?這奇特的詞在我的心田種下了種子。


不知從何時開始,我學著盤腿靜坐,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對不對。
由於自己敏感的體質,為了避免什麼走火入魔,我決定到法鼓山學禪修。
從那邊學的方法非常實際,毫無一絲神秘色彩,對我這個想像力豐富的人是剛剛好。


冥想靜坐,不就是坐在那裏什麼都不做嗎?
為什麼這會對了解自己有幫助呢?*


日常生活我們的意識大部分時間非常混亂與跳動,就像電腦不斷地跳出與轉換視窗,
靜坐可以把大腦靜下來,意識也會逐漸清明。
意識變得清晰的好處是不容易落入自己無意識的習慣模式,
在遇到突發狀況時,會有餘裕與空間從全景去考量,做出比較適合的選擇。


可以想像平常我們的腦子與意識像是混濁充滿泥沙的湖,
靜坐讓擾動的湖沉靜下來,當湖沉靜下來了,就可以看到湖底的風景,
原來這裡有一處淤塞突起的小沙堆、這裡有些垃圾等等,
而光是「看見」就帶來了改變的可能性。


第一次上啟蒙老師的瑜珈課就引爆了我的小宇宙。
一開始,老師先分享短短的瑜珈哲學,接著是爆汗的體位法練習。
誰說瑜珈很靜態緩和呢?當時,連運動員身材的我都腿抖喘到不行。
在某個姿勢時,盡管身體很忙,我突然感覺到非常的平靜,平時OS爆棚的大腦,竟然安靜了下來。


身體與大腦,終於有機會主客易位,大腦傾聽著身體蘊含的資訊與智慧。
大休息時,聽著梵音,內心滿滿的滿足與感動,感覺真的很好。


瑜珈像是個清理的過程,把累積在細胞中的壓力與情緒,一部分一部分地清除掉。
說「排毒」還不夠描述它的效果,對我來說,瑜珈不只是運作在肉體層面的運動,
因為肉體的僵硬,通常也對應著心靈/心智某種程度的僵硬。


像是我以前對於愛的表現認定非常僵硬,遇到衝突時,常會想著「他如果愛我,怎麼會連這個都不願意為我做?」
或「他難道他不知道這樣會傷害到我嗎?他一定是故意的。」
卻沒有意識到每個人看事情的觀點與出發點不同,我有卡住的地方,對方一樣也有所侷促。


瑜珈創造出身體的空間與平衡,也創造出心靈的空間與平衡。
我看事情的方式不知不覺的改變了,變得更柔軟、有彈性。
處理事情也比較不急切、不鑽牛角尖,感覺自己彷彿有那麼點脫離了過去業力的糾纏。


相對於東方智慧的抽象與無法言喻,心理醫生與諮商師給予了心理學的觀點,邏輯理性的詮釋。
諮商師的確點出了許多我未曾意識到的盲點,或不願面對的傷痛。
從每次的對談中,我會得到一些線索,再去找相關書籍自己研究(像是家族排列、OH卡、用人偶說故事...)。


同時,我也終於試著寫下我們母女三代的生命歷程,主要是因為從小就一直想把外婆講給我聽的故事紀錄下來,後來才知道這也是心理治療的一種(敘事治療)。


那段時間,我彷彿坐上了宇宙的靈魂雲霄飛車,每天都有新的發現。
現在回頭看,當我以為自己墜落了最黑暗的谷底,才開啟了這段尋覓自我的旅程。
如果沒有那麼絕望,可能現在還在不上不下地浮沉而不自知。


智慧與傷痛是光譜的兩端,唯有經歷療癒傷痛的旅程,我們才能汲取智慧的甘露。


#撞牆卡住鬼打牆之後才會乖乖做功課
#所以如果絕望黑暗到不行,光明就快來了
#唯有經歷療癒傷痛的旅程,才能汲取智慧的甘露


*楊定一博士有系列書籍談驗證過的靜心好處與方法


☀️喬安納IG: jomatheworld
我會常常更新日常照片

(照片攝於蘭嶼青青草原)

 

arrow
arrow

    喬安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