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5263885_762412117453268_604345058673557504_o.jpg
小時候的我應該真的很難照顧(說書人大概會說「現在也是啊」),
這是當了雞蛋媽之後的感觸,我漸漸能以一個母親的視角看一些事。


我非常的敏感,以現今書籍的術語來說,是高敏感人。
很容易感知、沾染旁人的情緒、氣場,但是不知道如何處理與清理,
甚至分不太清楚哪些是別人的與自己的。
我小時候常常會問媽媽:「媽媽,妳是不是心情不好?」
當時她嘴上否認,但我就是知道。


有記憶以來,外婆身體一直不好,不良於行,背負了許多身體與心理上的苦。
不知為何,我與她有種很深的緣分,讓我成為她最照顧的孫,
我也願意為她做任何事,跑腿打雜,陪伴她。
我常聽她講年輕時的故事,看著她講到流淚哭泣,
曾想過不下千百次,怎麼能幫助她不那麼苦。


不知為何,阿嬤對媽媽很嚴厲,讓媽媽很受傷。
媽媽受傷時,表現出來的不是悲傷,而是憤怒。
她們常吵架,表面上看來,他們爭吵時我什麼也沒做,
但在心裡,我已經介入他們之間的戰爭,我想保護阿嬤,有點生媽媽的氣,
又有一個我,想要愛媽媽,讓她不要那麼悲傷。
我什麼都幫不上忙。


一直想幫大人忙的我,也有許多屬於自己人生的問題沒辦法解決。
覺得爸媽偏心(老二情節),覺得自己不被愛,身體很差。
心理學說,小孩常生病可能是為了爭取父母的關注,
我現在覺得如果是真的,這個策略有點笨,就像把雙面刃,沒有人得到好處。


諮商師曾問我:「妳有想過嗎,為什麼只有妳承受與介入了媽媽與阿嬤之間?」
這問題突破了我的盲點,我沒有從這個角度仔細思考過。
換句話說,我不只是自己一直以為的受害者,而可能是主動選擇了這個角色。


之前的文章提過,我覺得母系家族有「匱乏愛」的能量場,而我也參與下載了這一脈相傳的能量。
我、媽媽(甚至阿嬤)都以為應該有個人要來滿足自己,很自然地以為那個人就是母親,
然而,我們的母親都還沒學會愛的功課,母親也有侷促,沒辦法給出她不曾擁有的東西。


長大後,我選擇離鄉背井,以為自己只要找到一個愛我的人,我就會痊癒,事實並非如此。
功課沒做,沒意識到根本問題,即使遇到了不同的人,不管對方做的或多或少,我還是很容易感到受傷與匱乏。
到某個時候,我才明白他們碰觸到的痛處不是他們造成的,而是我的舊傷。


很神奇的是,當我走上了瞭解自己的路,我覺得媽媽也大大改變了,
彷彿我與媽媽一同被療癒。
昨天,我在量子力學的書*中讀到這是全然合理的。


書最後一段是這樣寫的:
「大家都需要被推一把,才得以翱翔天空,
或許我們也需要改變一下,才能看見自己是世界與命運的建築師,
是在宇宙畫布上展現內在信念的宇宙藝術家。


若能記得我們既是藝術品,也是創作那作品的藝術家,或許就能記得我們既是奇蹟的種子,也是奇蹟本身。
如果能做出這點小轉變,
那麼我們在無量之網中已然療癒。」


下篇會聊聊我是怎麼瞭解自己與得到療癒


#每個人都是在宇宙畫布上展現內在信念的宇宙藝術家


(照片是說書人大旅行時背包不見後,在科隆大教堂拍的,很療癒的地方。)


*很推薦這本書《無量之網:連結宇宙萬物的母體》,作者量子科學家Gregg Braden博士


☀️喬安納IG: jomatheworld
我會常常更新日常照片

 

arrow
arrow

    喬安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