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中午頂著高雄特有的豔陽到了小巷,本來惶惶飄飄的心在進了門之後突然地降落了下來。上次來小巷已經是環遊世界之前了,記得大眼睛當時還安慰我:「會很順利的,等妳們回來。」還交代了兩人:「要好好相處喔!」


與出發前相比,小巷的書變得更多了,好多好看的書,想要花好多個下午一邊讀一邊度估。一點(貓店長)長得好大了,她還是一樣的怕生不給摸,但在我經過牠身邊時,突然伸出了細細瘦瘦的貓掌,放在我手上。

牠也在give me five,鼓勵我嗎?

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每次上台都需要好久的準備時間,好緊張好糾結。我以前想,大概這就是大家說的「舞台恐懼症」吧!在學生時期逃不掉報告需要上台,當了上班族後,我樂得不用再面對,想說「我就是這樣,也沒什麼關係」。


結果,就跟分享會裡告訴你們的──「出來混都是要還的,我來了」,你們都笑了。

 

分享會的一個禮拜前,報名數字還是個位數,我擔心著沒有人要來怎麼辦,同時,心裡面那個恐懼的我也覺得少少人也許壓力也不會那麼大。

然後,活動五天前突然接到大眼睛的訊息,說有好大一批人要一起報名。我與說書人討論,徵詢了大眼睛之後,決定臨時加開一場19人的。接著,原先的那場也很快地爆場了,25人,小巷第一次容納這麼多人。

這次,我不想再逃開了,與恐懼坐了下來聊聊,我問心中恐懼的小女孩:「如果放下舞台恐懼,妳擔心什麼事會發生呢?」

她回答:「我擔心出糗」、「沒有人喜歡我的聲音」......好多好多理由。

不管有多荒謬,我都還是聽著她說。最後,恐懼的小女孩說:「我做了最好的自己,可是卻不夠好。」

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,我害怕的,其實是自己不夠好,不值得他人傾聽。

朋友的Autumn on the Road粉絲頁上面曾寫了一句話,大概是這樣:「如果你仔細看看你所害怕的,最終會發現,害怕的其實都是自己。」

在看清楚恐懼的那一刻,我的眼睛濛濛地濕了。我在日記本寫下:

「我愛自己,我願意不帶批評地傾聽自己,我接受所有狀態的自己。」

那天的兩場分享會,在台上的我仔細地一個個凝視大家專注傾聽的眼神,慢慢地說出旅途中感受到、心裡深深相信的,有股能量蔓延在小巷靜謐的空間中,從我傳到你們,再從你們傳回給我。

感謝你們的支持、笑聲與傾聽。

那天的下午,我是緊張的,但不再恐懼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喬安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