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.jpg 

《星期六》(Saturday)  作者Ian Mcewan,譯者夏欣茁。這本書名讓你想到什麼?從禮拜五夜晚的解脫狂歡,週末的愉悅在星期六到達巔峰,在禮拜天呈現下滑走勢,落到上班日前一夜的低盪谷底。即使想要好好的把握這天,結果通常都是莫名其妙的讓時間溜走。

所以,看到封面下方寫著:「只有生命跟這個星期六,過了就永遠不會回來!」有種奇妙的感覺,像是被逮到浪費生命。

作者Ian Mcewan寫的另一本《贖罪》,有被翻拍成電影,由有著靈性氣質的綺拉奈特莉主演,我對電影中她穿的那件飄逸的深綠色洋裝念念不忘。這兩本小說帶出了類似的主題:人生的真實到底有多真實?

日常生活中總是充滿了一個個的突發事件,挑戰反應神經與EQ,能處理、忽略的過去了,剩下的是壓在心上的大石。常想,如果這些煩惱能消失有多好。事實上是,這些煩惱並不需要消失,當更棘手的問題發生,或當人生出了軌,那些本來以為的煩惱突然也舉無輕重— 你以為的真實變得虛幻,而惡夢般的處境卻變成了真實。

 

書中讓人忍不住喜歡上的主角:神經外科醫生亨利在一個禮拜六的凌晨醒來,故事在晚上他進入夢鄉時結束。這樣的一天,可以寫成一本小說。亨利的一生,他所相信、喜歡、困擾的都在他的腦海中,每讀過一頁我們就更瞭解亨利。

跟Virginia Woolf的燈塔行(To the Lighthouse) 比起來, Mcewan的意識流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,書中發生的悲劇不像希臘悲劇是由巨大的事件造成,而是由日常生活發生的小事件導致難以想像的後果。

 

我們可能在意想不到的時間離開舞台,留下費盡心思累積的金錢、衣服、鞋子…,各式各樣帶不走的雜物。我喜歡亨利回到媽媽舊居整理雜物,準備賣掉房子的那段描述:

「他們彷彿在沒有獲得劇組的允許下,就擅自拆除了一個舞台布景,這裡曾經上演過一齣只有一個女主角的家庭劇目。[…]逝者已逝,有關這個人的一切就會隨風而去,很快、也很輕易就被生者遺忘。[…]東西一旦失去了主人,或是與記憶隔離,就會瞬間變得一文不值」(p. 278)

 

我想的是,每個人都在舞台上,只是每個人都投射心中的聚焦燈在自己身上,演給自己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安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