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薩諾瓦是個書癡.jpg 

《卡薩諾瓦是個書癡:寫作、銷售與閱讀的真知與奇談》光書名與主題就狠狠打中了愛書人的胃,這位卡薩諾瓦(Casanova,人名,在英文已成為名詞,意為花花公子)跟書又有什麼關係?這本書像是百科全書,由古至今旁徵博引解答了我很多對於出版業、閱讀、寫作的疑問,同時,也破除了我許多迷思。 

作者John Maxwell Hamilton,是記者背景,現在是個大眾傳播學院的主任。譯者王藝是北京大學畢業,現職歷史文化史研究。

在大眾的想像中,作家是自由工作業者,意思是可以穿著棉褲(穿出門逛街不OK)、不刮鬍子、不用在意有沒有狐臭的在家裡晃來晃去。這種自由是很令人嚮往的(畫面皆否)。作者點出,如果以為作家不用上班就是快樂的,那就跟以為小鳥在枝頭上吱吱叫就是快樂的一樣(愚蠢←作者沒寫出來)。

當然首先作家要面對的問題是:賣不賣得出去,與賣出去的夠不夠填飽肚子。「沒能力養活自己,可以作為對一個心甘情願掙扎於寫作的純文學作家的經典定義。」(p. 61) 這定義真是一針見血。

 

作者整理了幾種作家餵飽肚子的方法:當宗教人士、在郵局工作或其他公職、律師、吃免錢的牢飯、學術研究,另外還有把寫作當工業,必須提高效率大量生產的作家。裡面其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公職/郵政工作,確保有很多時間可以拿來寫作、看書,也許當年年紀小的時候應該要早點聽媽媽的話去考公職,這樣就不用每天晚晚下班、累的像條狗,只能攤在椅子上東摸西摸(這是沒決心的問題吧(毆)。

而且現在公職的生態也不同了,以前也許可以涼涼的慢慢做,但聽幾個考上公職朋友的經驗,加班很操的單位也是多得很。但是,怎麼說都還是有加班費吧?(所以給我到一邊去打滾)。

很久很久以前,一個作家為了夢想去做一個低薪工作,這工作讓他無力繼續寫作,然後老婆跑了。另一個作家在意經濟上的安全感,寫的是公式化的作品,他有了名聲還娶了前者的老婆。作者下的結論是:前者要獲得真正的成功與幸福,缺少的其實只是一份在郵局的工作。我想,中華郵政也許可以擷取這本書的這個章節,當作招募員工的文宣。

 

回到書這個話題,暢銷書是不是就代表是好書?作者揭露了許多操作的手法。跟唱片行銷一樣,作者可以大量購進自己的書,就能衝到排行榜前幾名,然後賣出更多的書。網路書局上很多讀者推薦的書評,其實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,畢竟我不會因為路人甲說一本書多扣人心弦而決定買它。

台灣在這本書中也有露出(職業病的用詞),可惜是負面行銷。作者說台灣的盜版書還厚顏的直接把版權頁印出來。我很好奇,有人知道是哪家出版社嗎?

 

除了買書這個選擇,到圖書館借書可能更符合經濟效益。首先,可以先確認內容是不是自己喜歡的;如果喜歡,你可以選擇不還書,只要別再回同一家圖書館(不是我說的喔)。真實發生的例子是,我有個朋友借了市圖的書,忘了還,就這樣放了十幾年。圖書館並沒有寄存證信函給他。 

這也許解釋了圖書館為什麼要有大筆的圖書經費— 要不停的買書填滿那些空出來的書架。

 

對於寫作出版業的很多問題,去圖書館翻翻這本書應該可以得到解答,只是請記得要在借期內還書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安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