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家.jpg  

從頭到尾劇情都發生在同一個場景,講的話題都是家中瑣碎的事:工作、找對象、嫁人、出人頭地,角色四枚:媽媽、女兒、兒子,還有純粹插花性質的兒子同事。這樣的戲到底是有什麼魅力,可以讓觀眾坐個一個小時半?

20090327 001.jpg

↑一個小時半都是這個場景

果陀這齣《回家》改編自美國20世紀劇作家Tennessee Williams的《玻璃動物園》(The Glass Menagerie)。在大一的時候這劇本差點讓我無聊至死,陰鬱的氣氛跟絕望的結局,即使在看過電影版本都不太懂為什麼這會是經典。唯一的發現是長的不怎麼樣、又老是演配角的約翰馬克維奇(John Malkovich),其實真的挺有魅力的。

Video - Tennessee William's The Glass Menagerie.jpg
↑1987年上映的電影

JohnMalkovich.jpg
↑真的有魅力的John Malkovich

這次卻著實的被戲劇的張力牽著走,母親對孩子的期望;兒子所受到現實的壓力與自己想追求的夢想;女兒暗戀同一個人好幾年又因肢體殘障自卑的心情,都活了起來。第一次演舞台劇的施易男,有種舞台魅力,讓人跟著他的旁白進入這個感覺與社會脫節的家;而每天有可能在家裡面發生的母子衝突與對話,卻又再真實不過。

視覺最美妙的一幕,是兒子拗不過媽媽想幫姊姊介紹對象的要求,邀請同事回家吃晚餐。恰巧他同事竟是姊姊在學校暗戀的對象。這個女主角與她的暗戀對象,在燭光下喝著紅酒、聊著天,這男生忍不住吻了她─ 舞台光影在他們的身影後變化成一片片的花瓣、旋轉散開。


他其實已經訂婚,也並不打算和女主角在一起。兒子最後逃離家去流浪,走過的城市像葉子般在他身後飄落。

"The cities swept about me like dead leaves, leaves that were brightly colored but torn away from the branches."

It's classic.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喬安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